歡迎訪問《別有病》網(wǎng)站

bybcn
別有病首頁>>原創(chuàng)>> 書評>> 精讀內(nèi)經(jīng).靈樞.本神第八

精讀內(nèi)經(jīng).靈樞.本神第八

byb.cn
[書評] 作者 :XJ 日期:2014-3-31 00:05
【分頁導(dǎo)航】

 

  【原文

 

  黃帝問于岐伯曰:凡刺之法,先必本于神。血、脈、營、氣、精神,此五臟之所藏也。至其淫泆離臟則精失、魂魄飛揚、志意恍亂、智慮去身者,何因而然乎?天之罪與?人之過乎?何謂德、氣、生、精、神、魂、魄、心、意、志、思、智、慮?請問其故。


  岐伯答曰:天之在我者德也,地之在我者氣也,德流氣薄而生者也。

  故生之來謂之精;

  兩精相搏謂之神;

  隨神往來者謂之魂;

  并精而出入者謂之魄;

  所以任物者謂之心;

  心有所憶謂之意;

  意之所存謂之志;

  因志而存變謂之思;

  因思而遠(yuǎn)慕謂之慮;

  因慮而處物謂之智。


  故智者之養(yǎng)生也,必順?biāo)臅r而適寒暑,和喜怒而安居處,節(jié)陰陽而調(diào)剛?cè)?。如是,則僻邪不至,長生久視。


  是故怵惕思慮者則傷神,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止。

  因悲哀動中者,竭絕而失生。

  喜樂者,神散而不藏。

  愁憂者,氣閉塞而不行。

  盛怒者,迷惑而不治。

  恐懼者,神蕩收。

 

  【點評

 

  淫泆[yín yì],恣縱逸恣,指生活放縱。

 

  怵惕[chù tì],意為恐懼警惕

 

  [dàn],散 渙散、耗散

 

  【整段翻譯


  黃帝問岐伯說,凡是使用針刺的治療方法,首先都必須以病人的精神活動情況作為診治的依據(jù)。血、脈、營、氣、精和神氣,這些都是由五臟所藏的用以維持生命活動的物質(zhì)基礎(chǔ)和動力,但其中以神的作用最為重要。若是過度放縱七情而使神氣從五臟離散,就會使五臟的精氣散失,魂魄飛蕩飄揚,意志恍惚迷亂,并喪失智慧和思考能力,然而,是什么原因?qū)е逻@樣的病證產(chǎn)生的呢?是上天的懲罰,還是人為的過失呢?還有,什么叫做德氣生精、神、魂、魄、心、意、志、思、智、慮,其中的過程是怎樣的呢?請問其中的緣故。

 
  岐伯回答說,天所賦予我們的是生化之機,地所賦予我們的是長養(yǎng)之氣,地之長養(yǎng)之氣隨天之生化之機而動,陰陽之氣上下交感,才使萬物化生而成形。

  所以,基于陰陽兩氣相交而產(chǎn)生的生命的原始物質(zhì),就叫做精;

  陰陽兩精相互結(jié)合而形成的生命活力,就叫做神;

  伴隨著神氣往來存在的精神活動,叫做魂;

  依傍著精氣的出入流動而產(chǎn)生的神氣功能,叫做魄;

  能夠使人主動地去認(rèn)識客觀事物的主觀意識,叫做心;

  心里有所記憶并進(jìn)一步形成欲念的過程,叫做意;

  欲念已經(jīng)存留并決心貫徹的過程,叫做志;

  為了實現(xiàn)志向而反復(fù)考慮應(yīng)該做些什么的過程,叫做思;

  因思考而預(yù)見后果的過程,叫做慮;

  因深謀遠(yuǎn)慮而有所抉擇以巧妙地處理事務(wù)的過程,叫做智。

  所以明智之人的養(yǎng)生方法,必定是順應(yīng)四季的時令,以適應(yīng)氣候的寒暑變化;不過于喜怒,并能良好地適應(yīng)周圍的環(huán)境;節(jié)制陰陽的偏勝偏衰,并調(diào)和剛?cè)?,使之相濟。像這樣,就能使病邪無從侵襲,從而延長生命,不易衰老。

 
  所以怵懼、驚惕、思考、焦慮太過,就會傷損神氣。神氣被傷,就會時常使人產(chǎn)生驚恐畏懼的情緒,并使五臟的精氣流散不止。

  因悲哀過度而傷及內(nèi)臟的,就會使人神氣衰竭消亡而喪失生命。(傷肺)

  喜樂過度的,神氣就會消耗渙散而不得藏蓄。(傷心)

  愁憂過度的,就會使上焦的氣機閉塞而不得暢行。(傷脾)

  大怒的,就會使神氣迷亂惶惑而不能正常運行。(傷肝)

  恐懼過度的,就會使神氣流蕩耗散而不能收斂。(傷腎)

 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