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關于開展上門經(jīng)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-02
-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-09
- 別有病網(wǎng)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-02
別被秋涼傷了身!三個部位凍不得

不同于剛立秋時那種暑氣未退,秋分之后,晝夜溫差越拉越大,比如查看北京近一周的天氣預報,會發(fā)現(xiàn)氣溫在20多攝氏度上下流動,晝夜相差十多度。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,產(chǎn)生一次次的降水,氣溫也一次次下降,已到了“一場秋雨一場寒”的時候。
這個時節(jié),人容易受涼、感冒或引起胃腸道感染,由于降水減少,不少人還會出現(xiàn)“涼燥”現(xiàn)象。
寒病起,三個部位不能凍
不少人覺得,這是難得的清爽季節(jié),中午時分氣溫仍然挺高,所以依然穿著涼鞋、短袖短褲或者裙裝,感受秋風拂面的感覺!雖說有“春捂秋凍”的說法,不過河南省人民醫(yī)院中醫(yī)科副主任醫(yī)師、醫(yī)學博士王雪梅提醒,身體有三個部位不能“秋凍”。
首先是頭部,頭為諸陽之會,如果保護不好,陽氣會喪失,頭頸部位受涼,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癥狀的感冒,向上則會導致頸部血管收縮,不利于腦部供血。
第二個是腹部,腹部有很多重要經(jīng)脈,如脾胃經(jīng)、肝腎經(jīng)穿過,任沖督三脈起于腹腔內(nèi)。此處受涼將引起腹部經(jīng)脈氣血瘀滯不通,對臟器功能都會有影響。例如有胃病史的人受寒易胃疼,經(jīng)期女性受寒容易痛經(jīng)等。
第三個就是腳,“寒從腳生”,腳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,腎和脾胃的經(jīng)脈都起源于腳。由于雙腳距離心臟最遠,血液流經(jīng)的“路程”最長,如果腳部受寒,則血液流動瘀滯,全身血液供應將出現(xiàn)不足,臟器功能繼而受損。
秋涼來,該暖還得暖
對于秋涼,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身體的保暖。老年人、心腦血管病患者、偏頭痛人群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頭部,在享受秋高氣爽的同時,最好戴著帽子和圍巾。
而對于腹部的保暖,漏肚臍的衣服,再美也不建議再穿了,低腰褲也盡量避免。對于老人和孩子,或者有胃病、宮寒的女性來說,不妨貼身穿一件背心,出門的時候可以穿一件坎肩或者馬甲,護住腰腹部。每晚睡前還可以將雙手搓熱,順時針方向繞臍揉腹36次,揉臟腑則氣血經(jīng)絡皆動,臟調腑通諸病消。
腳部的保暖也很重要,王雪梅建議大家要經(jīng)常熱水泡腳,可暖全身,防止痛經(jīng)等寒病的發(fā)生。手腳冰涼及體弱的人,不妨晚上穿雙薄襪子入睡。
秋分后,寒涼食物盡量少吃,像肥美的大閘蟹,因是大寒之物,不宜多吃。飲食上多吃一些清潤、溫潤為主的食物,如芝麻、核桃、糯米等。(記者 李桂蘭)
- [事件]孩子總嘆氣 身體在求救07-21
- [事件]騎車出門最防癡呆07-21
- [事件]撞樹舒經(jīng)活絡?當心撞出一身...07-21
- [事件]食品商標藏著文字陷阱07-20
- [事件]日本“出租”高中生服務老人07-20
- [事件]心態(tài)好跌倒后康復快07-20
- [事件]中年減重慢病風險少一半07-19
- [事件]曬被子后的“太陽味”是什么...07-19
- [書評]徐說內(nèi)經(jīng)素問41刺腰痛篇之...07-21
- [事件]孩子總嘆氣 身體在求救07-21
- [事件]騎車出門最防癡呆07-21
- [事件]撞樹舒經(jīng)活絡?當心撞出一身...07-21
- [事件]食品商標藏著文字陷阱07-20
- [事件]日本“出租”高中生服務老人07-20
- [事件]心態(tài)好跌倒后康復快07-20
- [事件]中年減重慢病風險少一半07-19